路 的 遐 思
周 溯 源
人来到世界上无时不在走自己的路,行走时是在走路,站着、坐着、躺着也是在走路,无论意识与否,一辈子都在路上。
群体和国家也是在走不同的路:或革新之路,或守旧之路;或勤俭之路,或奢靡之路;或和平发展之路,或掠夺称霸之路;或上升之路,或衰亡之路,等等。友与敌,也是以路相喻:“多个朋友多条路,多个敌人多堵墙。”
习近平指出:“无论搞革命、搞建设、搞改革,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。”路,决定前途命运,决定成败胜负,决定荣辱兴亡,决定后人评论,岂可不察乎?岂可不慎乎?
一 寻路
人们时时在寻路。那么,路在何方呢?
有工具就有路。有骆驼,沙漠就有路;有骏马,荒原就有路;有舟船,江河湖海就有路;有汽车,就有公路;有火车,就有铁路;有飞机,就有航路;有飞船,就有宇航之路。发展科学技术,就是发展工具,发展工具就是增加路、改进路。个人的工具就是体魄、品德、能力、知识。“不怕无人请,就怕艺不精”;“一招鲜,吃遍天”;“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”。人格生魅力,品德是能量。德才兼备,其路通畅。
有思路就有出路。思路来自于学识、底气、眼光、境界、追求。思路有时被黑暗遮蔽,需要学术理论的光芒照亮。习近平在《摆脱贫困》一书中说:摆脱贫困“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‘贫困’,只有首先‘摆脱’了我们头脑中的‘贫困’,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‘摆脱贫困’,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‘摆脱贫困’,走上繁荣富裕之路。”
路的形式是不断进化的,最初只有地面的路,山路,水路。地面的路由小路到公路,由土路到水泥路、柏油路,公路又有了高速路。公路之外有铁路,铁路又有高铁、磁悬浮等。除地面路之外,还有高架轨道、地下通道、隧道、地铁等。空中有飞机之路,海底有潜艇之路,外层空间有宇宙飞船之路。
除了看得见的路,还有看不见的路。如电波、电信、光纤、手机信号、无线网络等。现代科学技术,把人们生活的空间变成了无所不在的路!人人都是“千里眼”“顺风耳”“风火轮”,偌大的地球,由陆海空天光电无数的路变成了“地球村”,真是“天涯若比邻”!
“狭路相逢勇者胜。”路,有时表现为勇气,有勇气就有生路。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路,有时表现为时间,坚持到底,就有转机出路。“树挪死,人挪活。”路,有时表现为空间,换个地方,就有新路。
路,需要寻找、发现、开辟。鲁迅说:“其实地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”电视剧《西游记》主题歌唱道:“敢问路在何方?路在脚下。”常言道: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”“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”有正确的方向、坚定的信念、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,就有路。近代以来,一代代精英们寻找中华民族的出路,直至找到马克思主义,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正确结合之路。路,有时也是逼出来的。30多年前开启的改革开放之路就是逼出来的。邓小平说: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。习近平说:改革开放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。
发现规律就有路,遵循规律路通畅。
二 问路
每天,有多少人在叩问:人生的路怎么走?哪一条通向成功?哪一条通向光明?
人们总想走平坦笔直之路,顺利成功之路,但是命运中总有一些歧路、陷阱,磨难、坎坷。
人们的学习、劳动、工作,无不希望得到收获、成功,但由于选择的路不同,走路的方式不同,付出的努力不同,导致结局不同。
或走经营之路,或走科技之路,或走从政之路,或走治学之路,或走从戎之路,“条条大路通罗马”,天道酬勤,诚实勤劳最重要。例如做学问搞科研,必须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、专业知识,掌握好母语和外语,掌握大量文献资料和社会调研、科学实验的第一手材料与数据,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,进行沙里淘金、剥茧抽丝、切磋琢磨的浩繁工作,方能有所发现,有所创见,有所建树。马克思深有体会地说:“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,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,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。”他写《资本论》花了40年,歌德写《浮士德》花了60年,孙思邈写《千金方》花了70年,曹雪芹写《红楼梦》,“字字看来皆是血”,付出了毕生精力。当然,也有少数人中青年时就做出杰出成就,虽有较高的天赋,也无一不是呕心沥血、夜以继日奋战的结果。
如果以为靠天才,不愿下苦功;指望小聪明,不愿大投入,结局只能是小屋烛光,孤芳自赏,薄酒自斟,难有大出息。爱因斯坦冷峻地指出:“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通道,只有一条苦难的路。”因此,严格自律,不是为难自己,而是成就自己。
责任编辑:侯淑丽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