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国画从稚嫩的原始初级美,在漫长历史进程中,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美术的独特系统与体系,其脉络和沿续在世界美术史上独尊,它不是单纯的美术,也是人文、哲理、宗教、修养、国学、百科与一身。它有灵魂、思想、意境、趣味等。它也是大器晚成的艺术。一个西方画家,可能画十年二十年,能成为绘画大师,而中国画大师,不是偶然出现,很多都是家学渊源,师徒几代人的积淀和本人一生的文化修为和孤寂,他不仅是绘画艺术,还要具备才气、灵气,沉得住气,良好的心态,深度意识和探究精神,中国画首先是文化,在博学的基础上,传递一种,语境、天籁、禅意、内心的躁动,追求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精神世界,达到与“神”共语,天人合一。中国画艺术更俱前瞻性、无穷性和沿伸性,它伴随宇宙万物的思想哲理,沿绵不断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

我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,修练扎实的国学功底,不断总结前人山水画不足,突破程式化的山水风格,化腐朽为己用、为神奇。我在长达4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,保留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粹,又得力于传统民族文化修养的内涵,同时顺应了现代艺术的潮流,借鉴吸收现代审美艺术精神的结果,我始终认为:“作画在意不在貌,不应重外观之美,而力求内部充实,追求内美”,我还说过:“国画艺术的最高境界,就是笔墨”,晚年总结出“五笔”(平、留、圆、重、变)“七墨”(浓墨、淡墨、破墨、渍墨、泼墨、焦墨、宿墨)诸法,我在论述书画时,多次强调人品与画品的必然联系,提出“画品之高,根于人品”,我认为人品就是纯全内美,是作者品节,学问,胸襟,境遇。

对于学中国画的人来说:上天对所有人的命运安排一切都很精准;路是脚踏出来的,历史是人写出来的,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。而书画生命就是在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,所以不要急着让命运很快给予你所有的答案,在习画的过程中,你总要拿出耐心等一等;
即使你向空谷喊话,也要等一会儿,才会听见那绵长的回音。
《楞严经》上说,“若能转物,则同如来”;无论遇到善缘、逆缘,顺境、逆境,只要你肯等一等,生活的美好,总在你不经意时,盛装莅临。

最后,在学中国画生命的时区里,愿你走出大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,愿你始终相信,一切都会准时到来的。
泰戈尔曾说:最好的,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。(文 /陈东远)

艺术简介
陈东远,安徽青阳县人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九华书画院院长,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。陈东远的艺术涉及书法、绘画、佛学与文学等多个领域,著有书画集《陈东远精品书画集》、《书画赏析》,散文集《陈东远散文集》、《陈东远谈史前文明》,佛学《心经真实含义》等等。并曾先后在香港、日本、加拿大、美国、法国、德国等地举办过书画展。
责任编辑:侯淑丽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