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:长征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,一座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。在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九十周年之际,近日,来自贵州、云南等地的红色文化传承者齐聚云南曲靖,开展“重走长征路”主题活动。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嫡孙罗承、抗日民族英雄王甲本将军嫡孙王小富、富源籍老红军张绍清嫡孙张鸿,以及云南毛泽东特型演员雷伟平、周恩来特型演员郭阳存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追寻红色足迹,重温长征记忆
上午8时30分,活动首站从贵州进入云南的第一站——富源县旧城山开始。参与者们从山脚徒步登顶,参观富源县胜境博物馆(中国红军长征民间文物收藏馆),并召开座谈会。
胜境博物馆馆长潘庭宏倾尽毕生心血,收藏毛泽东像章43万余枚、红色文物65万件,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。座谈会上,潘馆长深情讲述了抗日名将王甲本的英雄事迹。王甲本将军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定践行者,曾向罗炳辉将军率领的新四军支援20万发子弹。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21次大会战中,他亲历11次,最终在肉搏战中壮烈殉国,是抗战中牺牲级别最高的将领之一。
老红军张绍清的嫡孙张鸿,现任富源县起铺村党总支书记。他在发言中表示,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,打造“红色文化+生态旅游”特色品牌,以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。
铭记历史,传承长征精神
1935年4月23日,红一方面军从贵州进入云南富源县黄泥河,经过四天三夜的急行军,沿途向贫苦农民宣传革命真理,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。4月26日,红军离开富源东山,次日,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等中央红军首长宿营于曲靖三元宫,并在此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军委联席会议。
三元宫会议是继遵义会议、扎西会议后,红军长征途中又一次重要会议。会议确定了抢渡金沙江、到川西建立苏区的战略决策,为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红色基因代代传,长征精神永放光芒
下午2时,活动第二站在曲靖三元宫举行。贵州、云南两地的红色文化传承者举行了庄严的交接仪式,并在上西山村召开座谈会。《中国长征精神研究》副主编吴瑜琼女士就“如何弘扬长征精神”“如何助力长征途经地乡村振兴”等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。
79岁高龄的贵阳学院原数学系主任丁丰朝,现任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。他一路走、一路讲,以饱满的热情传播红色文化。77岁的曲靖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郭阳存,作为周恩来特型演员,不辞辛劳,用生动的演绎让红色故事深入人心。
结语:长征永远在路上
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,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。新时代的我们,更应铭记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,让长征精神在乡村振兴、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焕发新的光芒。
文稿:宣威市杨柳镇碗厂村驻村第一书记 刘吉光
审核:吴瑜琼
图片:刘江鸿
责任编辑:侯淑丽 |